第三十二章过河拆桥
云家如果随便收几个弟子这是允许的如果大规模的开学堂最后弄得如同孔夫子一般弟子三千这就超过刘彻的容忍底线了因此当云琅向阿娇建议开学堂的时候刘彻就一口否决了然后大汉太学就提前了二十年开始筹备了。
对于学堂的意义没有人比云琅更加清楚他的威力了在很多时候学堂就是支撑一个帝国的柱石。
自古以来但凡有点上进心的帝王没有一个人是不重注太学建设的。
无论如何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比野生的人才可靠地太多了有时候在中华利用师生之谊维持的和平局面要比利益建立起来的和平方式还要稳固。
有了师生之谊就说明大家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
云琅一定要让刘彻把富贵城重视起来绝对不能是现在这种任其发展然后摘果子的局面。
将太学引进富贵城就代表着大汉以后的大部分官吏都将亲眼看着富贵城是如何兴盛起来在他们日后的官宦生涯中富贵城将成为他们管理地方的一个标杆。
来鸿胪寺之前云琅就跟阿娇建议过从今后一定要对这些大儒们贴心贴肺的好不论怎么优待都不为过这些人将来带给富贵城的好处将巨大的难以细数。
在后世的时候云琅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能够维持世界稳定前进的是广大的百姓而给这些百姓指引前进方向的永远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才。
大汉这匹烈马如今正在战争的道路上狂奔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要停止完全不可能。
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进行的战争农耕民族永远都处在不利的地步。
游牧民族不管在农耕民族的地盘上抢到了什么都是胜利而农耕民族能收获的只有游牧民族的生命基本上谈不到收益。
花一百万钱打一仗在付出将士们的生命之后只获得了十万钱这样的战争如果无休止的打下去将是农耕民族的灾难。
云琅不希望大汉深陷战争的泥潭他希望在驱逐匈奴击败匈奴的同时大汉百姓应该获取一些该有的利益哪怕将付出与收益拉平这对游牧民族来说都是一场恐怖的灾难。
他在受降城就是这么做的他利用当地的异族人来为大汉生产财富然后再用受降城生产的财富去应对匈奴。
在外就应该这样做至少要做到就食于敌就这一点不论是皇帝还是宰相跟云琅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刘彻在确定了受降城模式的正确性之后一口气在受降城朔方白登山右北平四地设置了屯田校尉而且还把这一制度列为大汉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
边关该如何运作云琅已经不太理会了他已经在受降城树立了标杆相信以朱买臣的智慧跟能力维持一个繁盛的场面应该不是很难。
现在云琅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富贵城上只有把这座城池真正修建起来真正让他繁荣起来大汉人才能知道提升一地经济对帝国的好处到底有多么大了。
很多时候云琅做事只做一点或者只开一个头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吧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做好那样的话穷他一生也做不了几件事。
众人有了新话题自然就围着太学该如何修建各抒己见小小的屋子里被炭火烤的温热看着墙上手绘的太学模样逐渐清晰众人的兴致也变得高昂起来。
滚烫的米酒助兴更是让这些平日里压抑到了极点的黑袍博士们多了一些谈兴。
辕固生用手拍着图画上的一座主殿高声叫道:“此殿当为明德殿老夫欲为殿主讲授《礼》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不答却纷纷把目光盯在别的殿宇上仅仅片刻功夫每一座殿宇都有了自己专用的名字以及他的主人。
云琅笑吟吟的瞅着窗外发白的天空此时洁白的雪花正在飘扬有些随着微风进了这座滚烫的屋子顷刻间就化作虚无。
他想看到太学落户富贵城这些黑袍博士们却在这个寒夜中看到了文教大兴的影子。
一座三丈宽十丈长的殿宇能做什么?他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公孙弘董仲舒之辈一心想着大兴儒家却不知成建制的培养儒家学生才是最快的弘扬儒家学说的方法。
辕固生已经微醺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推开大门瞅着门外纷飞的白雪哽咽道:“此事不成辕固死不瞑目!”
说罢就踉踉跄跄的走进了风雪中背影竟然如风雪中的老松虽然摇摆却坚定异常。
司马谈大笑着指着云琅道:“你说老夫跟犬子相比如同渣渣老夫这就遍邀昔日好友一起来长安共襄盛举让你看看老夫也并非一无是处!”
楚昭的长箫里传出最后一个音符然后把长箫装进锦囊大笑道:“某家要说服大乐令韩泽将乐府搬来太学!”
东篱子怒道:“好让你再糟蹋更多的讴者与舞姬?”
楚昭大笑道:“若不能自制我自宫如何?”
说罢在东篱子不解的目光中冒着雪花扬长而去。
其余黑袍人齐声大笑觉得楚昭之言甚是合胃口他们等待了无数年的理想在这个雪夜中被云琅吹大之后竟然会如此的精彩纷纷起身朝云琅一礼之后纷纷出门有的大叫有的长啸意趣横生的走了。
人走了窗户大门洞开屋子立刻就变得寒冷没有离开的东篱子快速的关上大门然后就死死的盯着云琅。
云琅找来一把笤帚细心地将满地的羊骨头鸡骨头扫到了墙角再把所有的杯盘碗盏丢进木桶里然后就裹着狐裘倒在床上。
“这就准备睡了?”东篱子阴测测的道。
云琅头都不抬的道:“如归瞌睡了就一起睡一会如果不瞌睡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说实话某家做事还真的轮不到一个绣衣使者在我耳边聒噪!“
东篱子愣了一下冷声道:“你私下里结社意图推翻陛下的旨意这是什么罪责你知道么?”
云琅慵懒的道:“也就是你们这种人才会把这件事看的如此严重你信不信这件事到了陛下面前陛下只会感到欣慰只会觉得自己的臣子中间终于出来了几个不是酒囊饭袋的家伙。
东篱子你抛开你绣衣使者的身份你来辨别一下将太学扩建十倍对我大汉江山来说是好还是坏?”
东篱子涩声道:“不论好坏都不该是我们能私自决断的。”
“那么该是谁来决断?”
“陛下!”
“胡说八道你知不知道陛下每日批阅的奏章有多重?告诉你不下五百斤!
你知不知道陛下此刻的目光正盯在右北平?你知不知道陛下如今正在为河东秋日洪灾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夜不能寐?
陛下一个人如何能治理得了南北纵横不下万里的大汉?
这时候陛下需要一些有用的臣子来匡扶得失需要一些聪明的臣子给他提出好的建议。
而不是愚蠢的像你一样事无巨细全部放在陛下案头陛下忙的过来吗?
最后耶耶我要睡觉了你要是再敢聒噪耶耶就去找何愁有让他把你发配到北海看守海眼你信不信?”
云琅提到了何愁有东篱子的脸色一下子就变白了咬着牙道:“此事某家一定会上奏!”
云琅从屁股底下抽出一卷竹简丢给东篱子道:“我的想法全在这里你看着抄一遍送上去如果有什么遗漏记得帮我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