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名校入住上林苑
(写历史类小说其实很麻烦主要是我们远古的历史全是传说很难有一个定论因此我在提及远古故事的时候大多采用汉代的传说另外少典生黄帝炎帝这是有据可查的并非作者杜撰啊还有龙图腾是皇朝正溯因此请诸位就忽略玄鸟一类的图腾吧)
十二个人一个都不缺围坐在一个火盆跟前的时候整个屋子立刻就变得暖和起来了。
云琅搬来了七八个酒坛子立刻就有人去自己的屋子取来了火盆把酒坛子放在火盆边上烤寒夜喝冷酒对身体的伤害不小。
第一坛酒温热之后云琅给众人斟满举起酒碗笑道:“云某贪天之功为己有终于混了一个爵位这个爵位云某并不准备拿来独享而是要与诸位共享诸位以为如何?”
辕固生笑道:“这侯爵可是陛下封给你云琅的国之重器也不容你轻托他人。”
云琅给辕固生挖了一碗粥笑道:“我想要永安侯这个名头有了这个名头就能办很多的事情比如办一座不小的学堂。”
辕固生轻轻地啜饮一口热粥舒坦的叹了口气道:“太学将要开了你的学堂不开也罢。”
“太学?”
“正是陛下采纳了董仲舒天人三问决定兴办太学所谓太学五帝时期的太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秦时始皇帝招纳天下博士七十人也是为了兴办太学只是废书坑儒之后博士逃散大半秦皇不得不绝了此心。
如今我大汉渐渐兴旺正是兴起文教之时也正是创办太学之时。
一旦太学创办国朝人才将源源不绝陛下再也不用铸造引凤台招贤台更不用再千金马古国朝将再无人才匮乏之忧。“
云琅笑道:“如此说来我想兴办学堂的想法是错误的。”
司马谈笑道:“有此心已经大善。”
“既然如此诸公请为太学盛事饮胜!”
这个提议很好没人反对刘彻要办太学的事情云琅知道很久了他更加知晓刘彻已经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不准民间再兴除蒙学之外的学堂。
在这些读书人中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提出要办学堂就能获得他们最大的好感要知道这些人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兴办自己的学堂教授弟子然后以弟子来治理天下最终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
这法子是长平教的在把握人心上这些博士给长平提鞋子都不配。
公孙弘就是利用了这些读书人最终两起两落之后第三次六十岁的时候终于登上了相位如今正在大刀阔斧的舒展自己的胸怀且君臣想得的厉害。
云琅想要平静的过几年好日子就必须跟这些人搞好关系即使不能获得他们的赞同也不能让他们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大汉未来三十年的官吏都是出自这里的。
晚宴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大汉人晚上吃的很早到了半夜时分每个人都是饥肠辘辘的时刻而云氏的各种肉食豆腐干早就被云琅准备好了在很长时间里大家的嘴巴都被酒肉占据着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
“云氏美食之名果然名不虚传!”一个面生的博士首先挑起了大拇指。
云琅笑道:“读书人其实干什么都比别人强一些只要肯用心不论是庖厨之术还是农作将作领兵打仗无不如此。云某身为士人精研庖厨之术如果还不能胜过一般庖厨那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满屋子全是读书人之要云琅用力的拍读书人的马屁这绝对不会招来疑问的。
果然就有博士摇着头道:“目不识丁之辈可怜可怜。”
“孔夫子当年有教无类不知先生们进入了太学之后是否也能秉持这初心呢?”
辕固生摇头道:“无此可能地方有察举之能自有秀才辈出又有孝廉混杂期间想要做到有教无类这不可能。”
云琅放下酒碗叹息道:“总要有候选的法子才好一种制度用的时间长了总会出现漏洞将来就怕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如果到了那种地步恐怕会动摇我大汉的国本。”
一个黑袍人看了云琅一眼道:“这不可能有我等亲自把关定不让滥竽充数者混进来。”
“先生年高德劭自是不用说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果太学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了又稀里糊涂的开下去中间却没有辨析良奸的法子开到最后难免会有害群之马!”
东篱子笑道:“云郎可有什么好法子可以查奸究亢?”
云琅笑道:“我只是根据自己在受降城得来的一点感慨提出问题在座的哪一位不是智慧超绝之辈哪里用的到云琅来出主意?”
一个黑胡子黑袍人冷冷的道:“太学乃是教授学问的地方廷尉府不宜插手!”
东篱子笑道:“恐怕由不得诸位既然太学将是我大汉养士的地方自然需要廷尉府如何能够不管不顾?
如果诸位以为廷尉府进驻太学有失诸位的颜面不如就让绣衣使者入住如何?“
东篱子话音刚落本来闹哄哄的屋子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辕固生看了东篱子一眼道:“还是等陛下的旨意吧!”
云琅笑道:“诸位不必为此时担忧某家以为太学不宜与繁华之地落脚长安繁华不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地方某家以为上林苑倒是一个绝妙的场所。
那里四季如春如果建立一座大学堂自然是极好的。”
辕固生皱眉道:“陛下准备在长安东市修建一座宽三丈长十丈的楼阁用来当太学学堂。”
云琅摇头道:“别的方面云某没有插话的余地论到楼堂馆所云某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某家以为学堂之类的建筑不宜只有一座而应该是一个建筑群五经博士所学岂能是区区一座楼阁所能容纳的地域越大越好因为日后要来长安进学的学子一定会越来越多一座楼阁岂能容纳。”
辕固生微微点头道:“言之有理!”
云琅赶紧又给辕固生装了一碗米粥伺候老家伙喝下去之后才继续道:“颜回一瓢饮一箪食终不改志向苦心孤诣做学问而后才有大成。
诸位先生当初做学问的时候谁不是皓首穷经铁砚磨穿?东市是什么地方对面就是秦楼楚馆学堂里的太学生们不能一边学习一边还怀念对面的红阿姑今晚是否方便。
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怎么到了我们这里就偏偏要把学堂建在烟花之地呢?”
(说来古怪中国自古以来的考场高级学校大多建在烟花柳巷对面北京如此长安如此南京考场对面就是秦淮河就连我在桂林看到的考场也是如此的。怪哉!)
东篱子皱眉道:‘这是陛下的安排!“
云琅笑道:“陛下又没有教授过学生陛下考虑的只有方便合适与否如何会考虑那么多。
这时候正是吾辈向陛下进言的时候诸位以为然否?”
司马谈笑道:“正该如此。”
辕固生深深地看了云琅一眼忽然笑道:“罢了罢了一连两碗热粥暖人心就遂了你的心意。
只是要修建楼堂馆所国库匮乏恐不能太过!”
云琅笑道:“诸位难道不知上林苑中还有一位大财主吗?她一向心系大汉区区一座太学自然不在话下!”
东篱子看云琅的目光如刀……
其余黑袍人看云琅却有些感慨……
云琅心中暗自得意:“把你们全部引入名利场看你们是不是还有心思跟我讨论西北理工的学问难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