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都市言情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455章 兄弟之交
    其实西市街刺杀案,是个人都知道不是李泰干的。

    以李泰当时在长安的实力,他不可能干得出来这件事。

    但这件事必须有人背锅,而从李世民让李靖审问的那些口供来看,他已经决定了让李泰来背锅。

    也只有李泰才能来背锅。

    因为除了他,谁还能来背这个锅?

    问题就在这儿。

    让李泰背锅事小,可真正定他的罪的认却也成了背锅大侠。

    别人都知道不是李泰干的,你还给他定罪,这不是摆明了污蔑他?

    李世民一直未曾给李泰定罪,其实就是在等。

    等有人忍不住,等着急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出来要求给李泰定罪。

    可让李世民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给李泰定罪的。

    李恪没有,李承乾没有,杜如晦没有,就连朝中的文武大臣也一个个的都没开口。

    这让李世民很难受啊。

    总不可能自己来背这个锅吧?

    可无论如何,今日也要让这件事尘埃落定。

    李承乾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顺水推舟,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李恪。

    而李恪与李泰之间的恩怨已毋须多言,由李恪来开这个口,定这个罪,实在再合适不过。

    于是,问题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了李恪这里。

    “李恪,你说说?”

    李世民并未像刚才那般强势,他的语气里带着一股不确定。

    “既然父皇要儿臣说说,那儿臣就说说。”

    李恪刚才细细观看了在场所有人的表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场所有人都在刻意的扮演配角。

    谁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不是配角是什么?

    既然你们不想当这个出头鸟,那就放着让我李恪来。

    “比起西市街刺杀,儿臣以为边关大事才最为紧要。”

    “无论李泰到底有没有策划西市街刺杀,这件事终究是已经发生了,他认不认罪,也无法救回那三十二条无辜百姓的性命。”

    “可现在益阳王策动边关二十多万大军奔赴辽东,一旦爆发大战,边关无数将士就只能埋骨他乡。”

    “现在追责李泰,似乎不太妥当,我等现在该想想如何让边关安宁,让益阳王手里的这二十多万大军返回他们原本的驻地,这上下十多个将领如何回京领罪。”

    “此后,再来追究是不是李泰与益阳王是否勾结也不迟。”

    西市街刺杀案的主谋不是李泰,这一点李恪心知肚明。

    所以他不会让李泰认罪。

    他当初说过,那三十二条人命的公道会由他来讨回,李泰既不是主谋,自然不能从他这里讨。

    尽管他与李泰之间仇深怨重,但这也不代表他就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他要表达的是,现在的重点并非是让李泰认罪,而是如何处理边境之事。

    西市街刺杀案已经发生,可边境却尚未爆发大战,尚有一线回旋的余地。

    听到这里,杜如晦不由暗暗点头。

    看得出来,他对李恪的这番回答很是欣慰。

    一旁的李承乾也不由看了李恪一眼,目光之中尽是欣赏。

    只有李泰,仍是一脸的阴沉,黑云密布。

    “你说的有道理。”

    “来人,将李泰带下去,严加看管,禁止其府一切人员出入。”

    这一回,李世民打算把面子工程做得更加形象一点,彻底软禁了李泰。

    以前都只是禁足,但这一次,事关重大,如果他不惩罚得严重一下,只怕朝堂之中定然流言四起。

    李泰听到这话,哪里还敢说什么。

    他本来就是在耍赖,今日没有被彻底定罪,已是万幸,当即叩头谢恩。

    待得李泰走后,李世民这才转头看向李恪。

    “朕以为你会穷追不舍。”

    “但今日,却是叫朕有些意外了。”

    李世民的目光之中也带着一丝欣慰,而且还不着痕迹的看了看李承乾。

    让他感到欣慰的不止是李恪,还有李承乾。

    “大理寺历来讲究真凭实据,杜大人刚才没有出示证据,实则已是在给李泰台阶下。”

    “儿臣虽不太聪明,但也看得出来。”

    李恪对刚才他们的表演不想做过多的评论,只是西市街刺杀案毕竟不是李泰主谋,所以他也不能就此事对李泰做过多的评断。

    杜如晦的意思,在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而李恪也深知李世民也就是做做样子,不可能真把李泰怎么样了。

    毕竟辽东之事未了,还有一场大戏在等着。

    “听说,你投了太子门下?”

    这时,李世民忽的问起一个与刚才话题毫无关系的问题。

    他的语气虽然很是平常,脸色也并无异常,可是随着他这话说完,整个御书房里的气氛霎时间为之一变。

    而李承乾神色顿时大变,脸上满是惶恐。

    “父皇...儿臣与楚王乃是兄弟之交,绝无结党!还望父皇明察!”

    李承乾着急了啊,急忙叩拜不止,生怕自己叩头的声音不够响亮,李世民听不到也似。

    “你着什么急?”

    “朕不过是问问,如此也值得你这般大惊小怪?”

    然后李世民就不高兴了,一脸的嫌弃瞥了太子一眼。

    东宫太子,国之储君,如此大惊小怪,日后如何能掌管天下?

    李世民虽然一直都知道太子有些时候是刻意装出来的,可是见得此刻太子的神情,他还是忍不住心中不悦。

    毕竟太子是他亲手立的,也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如果他总是在人前表现出如此一副不堪重任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教出来的太子当真是个废物呢。

    “父皇...儿臣...”

    “够了,朕在问楚王,你闭嘴听着便是。”

    李世民懒得与他多说,转过头便看向李恪。

    李恪这边看着眼前这两父子的“表演”,心中不由喟然。

    心道李承乾也真是有些装过头了,当着自己和杜如晦的面如此惶恐,却叫自己如何相信他,与他结盟?

    微一摇头,李恪面露无奈之色。

    “父皇,儿 臣与太子着实是兄弟之交,太子所言,没什么错。”

    尽管对太子的表现有些无奈,但此刻太子毕竟是自己的盟友,李恪自然不会让他难堪。

    更为重要的是,李恪心中也清楚,自己再怎么强势,也绝对不能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经与李承乾结盟。

    因为身为东宫太子,李承乾绝不能拥有自己这种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