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都市言情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45章 捷报抵京
    “援兵乃是吴王率领,功勋这便有了。”

    “长史要把吴王此战神勇写出来,露布报捷,还能多得些功勋。”

    长史一怔,搁下兔毫笔,用狐疑的语气问道:“吴王?吴王来了灵州?”

    元玮笑道:“吴王刚刚到,云中道三千骑,竟有万余战马,此战之前,吴王在河东转战,斩获不少啊!”

    “陛下前几日降诏,延边各州留心云中道行军,能援则援,不曾想云中道行军倒成了我灵州的援兵啊。”长史想起前几日的命令,有些哭笑不得。

    “只怕再有几日,吴王就要回京了。”

    “回京?”

    “大王岂能久在边州,天子哪能放心啊。”

    “是啊,天子不放心。”

    亲王典军在外,皇帝哪能放心,当初玄武门之变,不就是典军在外的秦王所为吗。

    捷报写好,也不封装,派遣军使一路报捷前往长安。

    从灵州到长安,快马一日就到。

    飞马报捷更为迅速,中午发出捷报,驿站不惜马力,沿途换人换马,日暮时分就抵达了长安,也不入城,直接经由北门送入宫阙,奏报天子知晓。

    “灵州大捷,薛延陀王子大度设身殁于阵!”

    王德举着捷报,大声呼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王德开始减肥了。

    “报捷!”

    “灵州大捷,阵斩大度设,斩首三千!”

    报捷的声音从北门一直持续到中书、门下内省,值守的官员面面相觑。

    大度设?

    那个素来被称为虎狼之资的薛延陀王子,就这么死了?

    毫无声息的死了,一点也没有千兆,突袭灵州失败,就这么死了?

    是不是认错人了,薛延陀的王子若是这么废物,大唐何必担心,直接拍几千骑兵突袭王庭就是了。

    “哪里来的捷报?”

    轮值的宰相房玄龄也看到了捷报,他年纪大了,在中书省里晚上歇息,倒也不算疲惫,不过有了急务,也要把他唤起来。

    就算李世民在临幸嫔妃,也得把李世民喊出来处理急务。

    他脸色阴沉,在心中已然认定这是胡说八道的捷报,明日派人去查,从严从重,以儆效尤。

    “回相公,是灵州刺史元玮、长史长孙章联名送上。”

    房玄龄接过捷报,看过开头,脸色一变,由阴沉变得惊讶,表情颇有些不敢置信。

    还想继续看下去,可是蜡烛熏得眼睛痛,夜里看字恍惚难受,实在看不清楚。

    “大度设的人头呢?”

    “已经送去大内,天子还没有歇息。”中书舍人陈节回答道。

    “好。”

    房玄龄点了点头,刚刚醒转感觉口干舌燥,道:“帮老夫端一盏温水。”

    “喏。”

    陈节一边倒水一边问:“相公不入宫吗?”

    房玄龄摇摇头,用饱经沧桑的手指了指一脸急相的陈节,深意十足道:

    “一会儿天子就该宣召老夫了,你们年轻人就算没有定力,稍有风吹草动就听风为雨,做人做官,尤其是御前的官,还是沉稳一些好。”

    陈节低眉顺目的应道:“是,相公教训的是。”

    他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房玄龄在教训提点自己,身在御前,不要听风就是雨,太早做决断。

    中书舍人体现的是天子的意志,岂可胡为?

    “房相,内侍少监来了。”

    屋外,小吏站在廊下,躬身禀报:“天子请房相入宫,步辇在外等候。”

    听到声音,房玄龄点了点头,拄着手杖站起身。

    他走出房间,看了一眼熟悉的步辇,自从几年前华发越来越多,天子每逢召见,都会派步辇来接。

    一开始房玄龄还会推辞,因为他自认为身体还没有到这种地步,但是过了几年,天子的美意,房玄龄一次也没有拒绝过。

    他知道,自己老了。

    但是,天子还年轻,春秋鼎盛!

    十几载君臣相伴,回想起来总是难以忘怀,上疏乞骸骨已有数次,请求卸任所兼任的职务也有数次,但天子没有一次允许的。

    就算如此,房玄龄的身体,他自己清楚。

    现在还算可以勉力维持,只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

    但是再过几年,油尽灯枯,又该如何?

    政事堂该由谁主持,魏玄成还是长孙辅机?

    一个是外戚,一个太过刚直。

    王珪身子还不如自己,高士廉年纪也不小,马周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缺少历练……

    看着步辇,房玄龄胸口一起一伏,怀念着,思索着,琢磨这个帝国将何去何从。

    直到房玄龄举起捏在手心的捷报,上面屡次出现的一个名字映入眼眶里:吴王李恪。

    天子既然有意重用宗室,拱卫社稷,近宗岂不比疏宗更为亲近?

    他决定,今晚问一问天子的意思。

    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家族。

    为的只是君臣几十年来一手建立的大唐。

    创业艰难,自己知道,天子知道,可满朝后人,谁知道?

    “房相?”

    内侍少监轻声唤道,有些担心房玄龄是不是生了病症,突然中了风。

    他心想,只要房相一有不对,就让后面的奉御上前,抢救房相,万万不能用一点差池,否则就是去献陵守陵都做不到了。

    拴根绳子自我了断吧。

    房玄龄摇了摇头,在陈节的搀扶下,坐上步辇,裹好厚重暖和的裘衣,闭目养神。

    “老夫没事,且行。”

    与此同时,灵州城内的军营。

    这座前隋大业年间全新整修的军营,宽敞干净,容得下几万大军,仿佛还书写着远征突厥的辉煌。

    “大王,大宴都整治完毕,您还有什么吩咐?”

    李恪想了想,突然感到腹中一痛,随手抱起桌面上写奏疏的白纸,留给两人一个背影。

    “多弄些蔬果,再泡上点茶,这些天在草原天天吃羊肉,都反胃了!”

    元玮和宇文章对视一眼,有些不敢相信看着李恪的背影,这位吴王不会真的和士卒最下者同起卧吧,这还是大唐亲王吗,一点优待也没有?

    当然没有了!

    出塞本就仓促,李恪又没打过仗,哪能想到连着十几天吃羊肉,幸好缴获很多,吃的是鲜羊肉,要是吃羊肉干,用横刀砍都有可能崩刃的那种,才真要了李恪的命。

    李恪走后,两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