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都市言情 > 世家往事 > 第6章
    虞氏平日事物繁忙,秦若然要专心读书,所以老两口大手一挥,规定娘仨每日只需晚饭时分来安和堂陪他们用晚膳就行了,不用再坚持晨昏定省的老规矩。至于安远侯本人,则更自由。因为他多数时间不在府里,且即便在府里也多半被小妾们缠在屋里,所以他的请安时间非常不固定,基本上是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有时间才会去露个脸。

    娘仨到安和堂的时候,照列只见到老侯爷夫妻二人。

    老侯爷已瘫痪近二十年,加上又过于心忧侯府的未来,才是花甲之年却比古稀老人还显老态。今日穿的是一身藏青色宽袍,腿上盖着一块软毛毯斜坐在主位上,不等堂下的儿媳孙子孙女行礼,就笑眯眯地喊了起:

    “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多礼,静娴你快带玉儿坐下吃口点心垫垫,这边马上就能开饭了。然儿,来祖父身边!”

    秦若然是嫡出,更是安远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读书好,并且已经考上举人的小辈。所以每次来安和堂,他的位置一定是老侯爷身边,从无例外。

    至于坐在右边主位,笑得比菩萨还慈爱的老夫人,秦若离只能用一个“秒”字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安远侯是她唯一的儿子,那该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存在吧?可她却从不惯着儿子,而是把自己百分之一百的信任全给了虞氏,几乎达到了毫无底线的地步。

    不但如此,她更是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老太太。你看,儿媳妇带着儿女来请安,说话喊起拉家常的一直是公公。自始至终,她这个正经婆婆就只是笑,一句话都不说。

    难道老夫人软弱没有主见?错,恰恰相反,这位老夫人的手段可高了,不然也不会让安远侯府落得只有她儿子一个子嗣的下场。

    秦若离觉得,她这位祖母的宅斗段位,起码也是s级大神了。年轻的时候,她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明白安远侯怜悯弱小的心态,所以人只凭“柔弱,真实”四个字,就生生让老侯爷自己把后院剔除得干干净净,导致最后只有一个儿子继承爵位的下场。至于现在嘛,她清楚儿子的缺点,也知道要如何做才能保证儿子一生无忧,不然哪个婆婆会真的愿意越过儿子把掌家大权交给儿媳的?

    不过不论各人心思如何,至少在坐的人包括如今的秦若离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好好培养秦若然,重振安远侯府,也算是齐心协力亲密无间的关系了吧!

    娘仨是掐着时辰去的,所以坐下没说几句,下人就来禀报说晚膳准备妥了。

    大家族的餐桌礼仪最是严格,即使平时相互之间多么不讲究规矩,在用餐的时候都得遵守着。安和堂宽敞明亮的饭厅,用一面大屏风隔成了两个部分,一边坐着老侯爷和秦若然祖孙,另一边,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及孙女坐。

    虞氏虽说有座,却不会立马坐下的。她得先去给老侯爷端饭并夹上第一筷子菜,接着过来这边伺候老夫人,等她吃完差不多一半,自己才能在婆婆的再三催促下,坐下匆匆吃几口。真的就是几口,只要老侯爷老夫人他们一停筷子,虞氏就要跟着说饱了!

    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精致美食,但秦若离却味同嚼蜡。穿越来这里十四年,十四年来秦若离都知道娘亲每天晚膳回去都要喝一碗清粥。不过再是不愿意,秦若离也无法改变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性质。

    虞氏给婆婆夹菜的时候,也会顺手给女儿夹些远点的过来,每次她都会大声说了谢谢娘亲,才大口吃着。可今日都快把餐盘夹满了,女儿才吃下去几口,虞氏想问问是不是身体不适,想了想还是忍住了。终于熬到老侯爷那边放下筷子,大家都跟着起了身。

    这还没完,一行人回到花厅,还得喝茶消食,顺便等虞氏给老侯爷说说侯府里的事务。

    “……所以父亲、母亲,媳妇觉得不如把然儿的婚事往后延一延,这一是开年就要下场了,本就不该扰了他的清净。第二嘛,既然然儿的恩师都如此说了,然儿或许真能挣份前途回来呢!一旦那样,我安远侯府也就无需再去理会那些唯利是图之人的嘴脸了!”

    说起正事,老夫人连秦若离都不理了,立马降低存在感,拿着佛珠端坐在老侯爷身边半眯眼眸默默念经。但秦若离看到虞氏提起秦若然恩师说的话时,她手里的佛珠转速明显慢了一下。

    老侯爷从头到尾很认真地听着虞氏陈述,并稍作思考后,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王先生是儒林泰斗,虽已致仕多年却深得帝心。其座下学生更是占据了翰林院一半以上的高位。他能如此肯定地说出这话,想是真有把握助然儿更近这一步了!好,好好好,如此一来,我然儿可不就要做咱秦家第一个有爵位的进士了?!!哈哈哈哈哈哈!然儿以后你就安心读书吧,祖父定全力支持!”

    老侯爷话毕,老夫人这才笑呵呵地抬起头来跟着附和:

    “我们然儿可真是好命!能得儒林泰斗看好,以后只需踏实做事,想来成就不会差了去的!儿媳妇你也别太给他压力知道吗?虽说如今的安远侯府确实需要他来突破这个难关,却不能真逼孩子太过!实在不行,像他爹一样吃喝不愁过一辈子也是福气!您说是不是,老头子?!”

    “是啊……然儿你尽力就行,祖父再不济,给你留个安稳余生还是办得到的!”

    接下来,两老就开始轮流着跟秦若然就安远侯府还有多少家底这事展开来仔仔细细地疏理了一遍。其实你还别说,安远侯府真不穷,不但不穷,还富得流油!

    不然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百年世家呢?只是站在高位上久了,一旦在朝堂上没了话语权,大家就会猜测这个家族是不是要倒了。其实不然,若不想着再回朝堂争权夺利,若是能收起一贯的作风低调些,安远侯府的子孙还能靠着祖宗基业吃喝不愁过三代人还多!

    不过事实上,不但外人觉得安远侯要倒了,安远侯府自己的人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了。甚至因为这种猜疑,导致安远侯府的人连出门应酬都不积极。原因,不过是不想听到他人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贬低之言罢了。

    秦若离来安和堂前,是想着要改一改以前懒散的态度,多听听长辈说话,毕竟虽做了他们十四年的孙女,却还没好好亲近过两位老人家呢。奈何他们说来说去不是吹捧秦若然背靠大山前途光明,就是变相给秦若然压力,提醒他若是科考失败,就只能像他爹安远侯一样,做一个一无是处的闲散人员了!

    虽说两老也是好心,但秦若离实在不敢认同这种方法,因为这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干脆收齐耳朵不听,专心撸起老夫人养的大白猫来。

    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虞氏才在老侯爷的许可下起身告退。带着儿女走出安和堂,一路沉默直到临近正院,她才停下脚步等明嬷嬷带着丫鬟嬷嬷们走远,一改温和脸色严肃地对一双儿女说:

    “若然、玉儿,你们兄妹记好了!上进心一定要有,但也不能太过于偏执。特别是若然,这次虽是你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却不是唯一的出路,知道吗?娘亲希望你考取功名婚姻如意,但娘亲更希望你活得轻松些!”

    秦若然好半响后才憋出一个问题:

    “娘,若儿子……若儿子落榜了,您会失望吗?”

    虞氏听了,伸手抚了抚儿子清瘦稚嫩的脸才回答他:

    “娘亲会失落,但娘亲不会对然儿失望!我的然儿勤奋好学心思纯正,即便没有功名在身,也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至于……你祖父他们哪里,然儿尽力就好!”

    说完停顿片刻后又继续说道:

    “然儿可知道为何娘亲会在你大哥有了那样一个名字后,还坚持要给你取名然?娘亲就是希望你能过得淡然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若不学会淡然些看问题,会过得很累!”

    秦若然先重重呼出一口气,后才一脸坚定地跟虞氏承诺:

    “娘亲,儿子定会尽全力复习,定会考上进士,只有这样您与妹妹才能过得舒心些!当然,也请娘亲放心,儿子不会钻牛角尖!”

    虞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刚才在安和堂两老话里话外的,都在给儿子压力,她虽急得不行却不能当场反驳。

    儿子这里没事了,虞氏又把目光转到站在身边一脸无聊的秦若离身上,本想说句重话的,忍忍还是改了口:

    “然儿回去休息吧!娘亲明日给你送五千两银票过去,缺了什么或是该打点什么千万不要小气。玉儿,今晚娘亲想你陪我睡,可以吗?”

    秦若然应下后就回去了,秦若离知道逃不过,也很干脆地跟着虞氏回了正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