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历史穿越 > 汉乡 > 第四十五章艰难的钱庄生意
    第四十五章艰难的钱庄生意

    只要狗子这家伙活着回来了云琅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云氏小门小户的就那么几个心腹家人哪个都损失不起。

    至于狗子在匈奴人那里吃了多少苦云琅其实是不在意的少年人不吃点苦头将来如何担当大任?

    年纪大的人对年轻人的看法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话董仲舒刚刚对云琅说过那时候云琅听得非常刺耳所以云琅就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想法只这样想绝对不会不会这样说。

    瞅着喝酒喝得醉眼惺忪的大弟子云琅只是笑笑觉得心满意足然后就让丑庸背着霍光去休息了。

    总的来说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日子能见识到大汉国最激烈的思想碰撞云琅非常的满足。

    同时他也发现大汉的政治思想斗争其实与后世差别不大都是以争取人心为最高目的。

    就是失败者会被砍头这一条总是让云琅的脖颈发凉。

    但愿刘彻不会下这样的狠心。

    跟大汉人不同在这片大地上只要统治者是一个头脑清晰且英明的人他的国家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霸主的可能性几乎是十成十的事情。

    而刘彻绝对是几千年来这片土地统治者中的佼佼者秦皇汉武的名头不是随便说说的。

    有这样的一位统治者对于云琅这样的聪明人来说绝对是痛苦的。

    打又打不过你的好建议他又不怎么听即便是听了也只会接受你的建议却会把你当做不安定因素排除在他的体制之外以策万全。

    大汉不会灭亡至少云琅这一生看不到有灭亡的可能性因此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就是云琅唯一能做的事情。

    偌大的大汉国不是刘彻一个人的他属于全体大汉人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云琅如今只想加快这一进程。

    张安世身穿麻衣脚蹬草鞋坐在树荫下摇晃着草帽跟老农闲谈。

    刚刚收割完毕地麦地里还散发着泥土的湿润气息耕牛拖着满满一车麦子晃晃悠悠的向卖场走去一切都显得富足而恬淡。

    “老汉如今没什么念想只想着多苦几年把家里的宅子修建起来用最好的木料日后呢子孙也好多遮风避雨几年。”

    面目黧黑的老农很喜欢这个皮肤白皙的少年人富贵人家的公子很少有喜欢下田的。

    “其实不用很久老丈家中男丁多全部种地就太可惜了如果能在闲暇之时去山中砍一些荆条回来剥皮卖给造纸作坊也是好大的一笔钱粮啊。

    剩下的荆条还能编织成筐子一起卖给作坊这样的好事小子就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会没有人做呢?”

    张安世笑呵呵的道。

    老农笑道:“好我的后生哟去山里砍荆条的活计我们干着呢筐子藤条箱子农家那一家不会弄哟。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苦力活走十几里地去砍荆条然后再背回来就算是壮劳力一天也只能走一个来回。

    自家人用的筐子箱子可以这么干如果想要编织筐子箱子去售卖……呵呵要是指望买筐子吃饭老汉全家早就饿死了还是好好种地才是正经!”

    张安世指着老汉农田边上的荒坡道:“如果在这里插上荆条是不是就不用去山里砍了?”

    老汉眨巴一下眼睛道:“这倒是能成这一片荒坡足足有五十亩地如果都能插上荆条你说的事情倒是真的能干。

    就是这片荒坡是陛下的地要是被老汉全家给占了有些对不住陛下啊。

    这些年老汉在上林苑种地占了陛下不少便宜陛下大度不与农夫计较如果……”

    张安世露出一嘴的大白牙笑道:“前年的时候陛下就曾经下过诏令鼓励农桑并且在南坡上亲力亲为的种田栽种桑苗还说人间美景莫过于农桑如果普天之下的荒山都种满了桑麻盛世至矣!”

    老农的眼珠子顿时都瞪得很大半天才小声道:“真的可以?”

    张安世不怀好意的笑道:“这里本来就是只长荒草的荒坡长草跟长荆条有什么区别?”

    老农吞咽一口唾沫点点头道:“这倒是啊……”

    张安世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尘土自言自语的道:“山崖那边的云氏如今正在放子钱一年只有两成利如果能拿到云氏的钱用这些钱购买耕牛骡马甚至雇人干活……不出三年您就算是盖青砖大瓦房也轻而易举啊……”

    老农瞅着张安世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上林苑被闲置了十六年之久这才开放不到五年人口就已经逐渐变得稠密起来。

    山野间已经开始出现小小的自然村落只是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茅屋有些人家起了一半的土坯房子因为农忙暂时停工不过还是能从中间看出一点百业兴旺的意思。

    盖房子对大汉人来说永远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甚至可以上升到神圣的地步。

    穷人赚到的第一笔闲钱永远都是拿来做盖房子的储备金一旦钱粮积攒的差不多了新房子就会立刻提上议事日程。

    张安世刚刚看过几家人的新房子还不错比永安县人盖的房子高大宽敞很容易从中看出京师人氏与地方百姓之间的经济差距。

    在云氏封地永安县张安世看到了一种文皇帝景皇帝时期才特有的放任自流模式。

    云氏每年收取的税只要不发生大的灾害一般都是固定的那里的百姓似乎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只是这一切在张安世眼中都显得乱糟糟的永安县的百姓虽然普遍能吃饱却是以偷逃赋税达到目的的。

    主要原因就是云氏并不会把永安县的赋税拿回长安一来是因为不值得二来云氏很想在永安县留下一个好名声。

    从百姓手里收来的赋税最后又通过各种补贴还给了百姓在永安县云氏就是百姓口中最大的有钱傻瓜。

    身为张汤的儿子张安世对于律法也有一些偏爱他认为百姓就该收到律法的约束否则就会自行其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怪事情出来。

    所以他到了永安县之后就没有所谓的补贴了云氏该要的赋税一点都不能少。

    于是张安世就遭到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咒骂就在他准备大刀阔斧的收拾一下那些刁民的时候却被云琅一纸书信给召回来了。

    张安世知道云琅是好意不愿意他重蹈父亲的旧辙只是在张安世心里他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好意。

    眼前农家有一个广阔的庭院这样的庭院里却少了鸡鸭鹅这样的生灵如果可以的话还应该养上两头猪。

    给他送水的小媳妇羞答答的倒是她年轻的丈夫笑呵呵的看着张安世。

    “为什么不养一些鸡鸭鹅呢?”

    张安世喝了水将碗放在矮墙上就隔着矮墙问那个跟他一般年纪的男子。

    “刚刚起了房子又成婚没有闲钱抓鸡雏。”

    张安世拱手祝贺道:“恭喜恭喜只要勤快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少年男子瞅瞅进屋子的媳妇嘿嘿笑道:“农家子不怕吃苦过得两年就能去云氏鸡场抓些鸡雏鸭雏来饲养多少也是一门财路。”

    张安世大笑道:“好日子来的越早越好啊我听说云氏开了一家钱庄只给想富裕起来的乡亲放子钱一年只有两成利没有比这更便宜的好事了你们去看看弄点钱出来购买鸡雏鸭雏猪娃子小羊羔等到明年这些生灵全部长大了能赚不少钱。”

    少年男子瞪大了眼睛道:“此话当真?”

    张安世抬头瞅瞅天上飘飞的白云笑道:“云家好像还没有做过坑害乡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