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历史穿越 > 汉乡 > 第一三七章倒行逆施
    第一三七章倒行逆施

    云氏的钱并非铸造而成而是用了冲压的法子虽然冲压铜钱的铜板凸凹不平一整张自然是没法子看的可是一旦把那些瑕疵分散到一枚枚铜钱上那些瑕疵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云琅为这些铜钱可谓是下了血本总体算下来一枚铜钱本身的造价与一枚鸡蛋的价值基本上是相等的。

    于是云氏铜钱参考兑换劳力或者货物的比率也就是以一个半鸡蛋为基础的。

    即便如此云氏铜钱依旧供不应求它硬生生的在长安货币市场上成为了抢手货。

    杂钱云氏不收长门宫也不收到了后来卖煤的背夫们也不收。

    云氏的鸡蛋只卖给有云氏铜钱的人或者只允许用丝绸粮食等货物来换取。

    经历了文景之治的大汉国百姓已经从赤贫阶段慢慢的复苏过来了虽然日子依旧难熬兴旺的苗头已经彰显无疑。

    这就给大变革产生了很大的机会。

    前秦是这片大陆上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的国家然而他刚刚完成了统合就再一次变得四分五裂。

    刘邦再一次艰难的将这片国土捏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并且在艰难中摸索前行而后因为没有一个现成的前例来参照他又不愿意以前秦暴政为楷模自己又缺乏真正的前瞻性目光只好依照全体百姓的要求选择了道家的无为而治。

    让百姓自由的疯长……

    文景之治给了这片素来紧张的大路一个舒缓的机会于是短短五十年国家在表面上就显得非常的繁荣。

    云琅不认为年轻的刘彻有后世太宗的眼光与雄心可以对大汉国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历史早就证明了。

    刘彻选择用对外战争来捏合民心的法子……这个法子很管用人人都担心野兽一样的匈奴人会夺取所有人生存的机会于是刘彻利用百姓对匈奴的恐惧压制了国内所有的反对声音也停止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全部希望。

    直到匈奴人被逐出草原此时的大汉已经奄奄一息了……

    击败匈奴驱逐匈奴并非没有代价代价非常的沉重人口大量的减少百业凋敝当百姓再也无法承受其重的时候骄傲的刘彻下达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封《罪己诏》。

    云琅通过阿娇试探过皇帝他发现没人能阻止皇帝那颗复仇的心更无法阻止皇帝想要当天底下第一尊贵人的冲动让皇帝只发动有限度的战争同时顾及民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云琅就准备积极地投入进去以一个大汉人的身份投入到这场极度考验大汉国命运的战争里去。

    等到某一天云琅不再回忆后世不再质问自己身份的时候云琅才会把这里当做自己真正的家。

    在参与这场战争之前云琅很怕自己会死在战场上因此他准备高屋建瓴的将自己对这片大地的所有爱意都展现出来。

    无论如何有了新的农具有了新的种子有了新的耕作方式有了新的——真正的可以被称作钱的钱将来当这个大帝国开始从战场上扭过头看国内的时候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

    为此云琅觉得云氏吃点亏或者说少赚取一些就是对这个大帝国展现的最大善意。

    大长秋自然是有样学样长门宫的鸡蛋鸡雏肉鸡也是如此黄门们拉去长门宫的铜钱被长门宫毫不客气的给退回来了阿娇口出狂言这些鸡蛋就算是补贴给皇室了。

    这种话也只有这位昔日的皇宫女主人敢说所以很快刘彻的桌案上就放着百十枚新铜钱。

    “有龙形图案的是长门宫定制的没有龙形图案只有陛下年号的铜钱就是云氏好钱!”

    公孙弘跪坐在皇帝对面把那些铜钱一一的排开给皇帝看。

    “中间没有孔……”刘彻捡起一枚铜钱上下看了一眼。

    “微臣问过云氏说这种新钱的价值高百姓基本上用不到太多所以就用不着给中间穿孔不用成串。”

    刘彻冷哼一声道:“恐怕是中间穿孔又会多出一道工艺增加制钱难度吧?

    公孙弘朕没有想明白云氏制钱利润从哪来来?他上一次重新铸造金子导致金贵钱贱以至于以钱购买民爵者纷纷这笔账朕还没有来得及找他清算他居然又制造了新钱。

    如果说重新铸金他云氏有利可图制造新钱朕就想不明白他能捞到什么好处?

    这里面定有古怪你去看看!”

    公孙弘施礼道:“微臣遵命只是此去上林苑若发现有不法事微臣该如何施为?”

    刘彻瞅了公孙弘一眼道:“不法事?你别高估你自己了云氏既然敢做那就必定是经得起查验的。

    朕也相信阿娇不会眼看着朕的国家吃亏而无动于衷你去云氏只要看看人家的制钱作坊是如何运转的就成带着一双眼睛去不要带嘴!

    回来之后就照着做做完之后再来向朕禀报云氏为何会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坐在侧殿案几后面记录皇帝起居的主父偃起身施礼道:“陛下微臣请一同前往。”

    刘彻道:“那就去吧看的仔细些。”

    主父偃与公孙弘联袂出了建章宫沿着高台向下走青石铺就的台阶因为小雪的缘故有些湿滑。

    公孙弘接应了一下身体肥胖的主父偃主父偃站直了身体笑道:“又要见那个小子了。

    次卿可曾做好了准备?”

    公孙弘笑道:“这两年以来我虽然只见过这个年轻人一次与他作战的次数已经多得数不清了。”

    “次卿兄可知我此次为何要随您一同前往吗?”

    公孙弘笑吟吟的道:“莫非公以为弘不足以成事?”

    主父偃站在高处居高临下的看着公孙弘道:“我知道你欲杀我我也做好了准备。

    此次去云氏老夫却并非有其余的心思只想去云氏好好地看看昨年虽然看了一个遍短短时日云氏居然又有了新的变化昨年之时老夫就受辱于云氏奴仆。

    不知道此次又会有什么遭遇。”

    公孙弘大笑道:“云氏并无不法事公何故心怀不满耶?”

    主父偃真诚的对公孙弘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窃以为云氏就是只摧毁大堤的蚂蚁不妨早早除掉。”

    公孙弘不为所动抬头看着居高临下的主父偃道:“念及公之功勋公孙弘自愧不如说动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为功第一。

    迁天下富户十万于茂陵为功第二。

    尊立卫皇后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此为三。

    如此功勋人人侧目公位极人臣富贵荣华享用不尽人人都以为公该歇歇了却不料公依旧急如烈火。

    云氏如今虽说与众不同却有功于国山门中人做事必定与众不同虽然频频让我等难堪难道就因为公一句话就让云氏覆灭?

    公孙弘就想问公一句话公如此蛮横且急功近利所为何来?”

    主父偃叹息一声道:“老夫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阸日久矣。

    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吾日暮途远只要有异于老夫政见者便是异端常恨不死贼人太多故倒行逆施之。”

    公孙弘大笑道:“如此天下只余主父偃一人即可其余人等皆可死矣!”

    说完就挥挥袍袖转身离去再也不看主父偃一眼。

    主父偃大叫道:“今日不听我言他日你我定会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