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都市言情 > 双星灵记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徐术
    “不可能!”翁论起身反驳,声音微微发着抖。

    上官文若只好暂时住口,再说下去,恐怕真要被他抓到把柄,以谋逆罪论处了。

    毕竟空口无凭,翁论也不会相信她一家之言。

    “大人信不信我不要紧,但是有一个人的话,大人一定会信的。”

    “何人?”翁论双手颤抖地问。

    “不知大人可还记得,当年徐术谋反时,军中坐镇的军师是谁?”

    “简随?”翁论眸中含光,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可简随早在当年坠溪而亡。”

    上官文若听罢忽然发笑,“大人细想,陛下口中,我不是也坠溪而亡吗?为何六年后,我还能站在大人面前呢?”

    翁论不甚明白,“莫非你当年真的坠入了逐浪川?”

    上官文若神色清冷地看向窗外,幽幽地答:“是。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们这些含冤而死的人坠入的不是深渊,而是希望。”

    “你们,都还活着?”翁论唇色发白。

    上官文若点头,“大人不必再问我,若想知道更多,不妨到朝暮山庄走一趟。这期间我就关在牢里,倘若大人回来后发现我有任何地方欺骗你,再处置我不迟。”

    她说完起身,恭敬行礼,又将腕上绳子缠了几圈,双臂朝前一伸,让翁论给她系上。

    稍后,翁论命人将她押入牢中,又唤了李鱼来,寥寥数语问过后,翁论确信此人并非上官文若同谋,便将他暂时送回客栈,只命几名小厮在暗处对其看管。

    上官文若诡计多端,身边多个熟人在反倒让翁论觉得害怕。如此安排双方都很满意。

    京城命案,翁论既已接手,后天上朝前定要给陛下一个交代。

    因而要不要保上官文若的决定,明日一日休沐时间内必须做出。

    翁论连夜赶往昌池,马不停蹄,终于赶到灵山时已是凌晨。

    天边露出鱼肚白,晨光破晓。

    翁论并不知道朝暮山庄在何处,只愣愣立在灵山脚下许久,正要寻山上樵夫问路,却听身后一人朗声问道:“这位可是翁论翁尚书?”

    翁论疑惑回头,才见一位精神矍铄、气度风雅的老者坐在轮椅上,自若笑着。

    自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翁论依稀窥见一抹熟悉。

    “从之……”翁论嗫嚅道。

    简随呵呵一笑,“述文别来无恙。”

    他忽然对翁论称字,恍惚间回到二十余年前。

    彼时,简随正值青壮,而翁论不过是个还在读书的少年。

    出于翁庆任京官的缘故,简随时常出入翁府,与翁论也有过数面之缘。

    虽只是寥寥数面,片语交谈,却让二人做了忘年交。说好一起饮酒作画再叙才情,而今也只能当做笑谈。

    翁论望着简随皱了皱眉,“从之早早在此等我,莫非是知道我要来?”

    简随开心笑道:“引你过来的人就是我,我当然知道。”

    翁论不解,引他来此的人明明是上官文若。

    又听简随道:“今日见你的上官文若是我儿媳。”字里行间很自豪的样子。

    翁论愕然。

    这又是攀的哪门子亲戚。

    简随一时与他说不清,用手指指山上,“不如我们进屋说。”

    翁论推着简随走山路,一路上听他说了许多——当年如何坠溪,坠溪后如何发现了天外天的一片桃林,又是如何遇到上官文若和林成,将所有困在桃林的人解救出来。

    翁论听罢,心中一凉,再看他瘫痪的双腿。单是听他说,怕是还不能体会他当年痛苦的十分一二。

    简随没有冒险领他进山庄,而是在灵山腰一长亭停下。

    长亭中站着位简家族人,早为二人斟好了茶。

    翁论看出来了,这是要长叙。

    他与简随对坐亭中,还未说明来意,先听简随道:“我引你过来,就是想与你说徐术之事。”

    翁论瞧他逐渐严肃地神色,心中已暗觉不妙。

    “莫非当年,北疆之战,并非徐将军之过,而是……而是……”

    翁论说不下去。

    简随释然一笑,往事随风过,他心中早已没有昔日万般顾虑,直言道:“是陛下。”

    “当年引徐术谋反的人,就是陛下!”简随的声音逐渐笃定。

    翁论一双手颤抖起来,茶盏也端不住。

    徐术的命,父亲的命,襄王夫妇,还有北疆数万英灵,到头来,居然沦为权力相争的牺牲品。

    “这到底是为什么?”翁论双眸泛红。

    简随叹了口气,与他解释道:“许多年前,南山一战,我助徐术抵御海宫来犯,保住了琉璃。而当年徐术麾下巧出奇计前来寻我之人,是位姓丁的江湖郎中。他虽习医,却聪慧过人,深谙兵法。”

    “此人我记得,他便是日后襄王妃丁音之父。”翁论道。

    “不错。襄王岳丈,先皇的亲家,又是南山一战功不可没之人,本能封王侯享荣华,却偏偏避世退隐,潜心医道,创立清音观,悬壶济世,造福百姓。”

    简随哽咽了,顿了顿又道:“述文细想,这样的人,怎会遭人忌惮?”

    “不会。”翁论几乎不假思索就下定结论。

    “是啊,不会。”简随戏谑笑着,面容苦楚,“但我与徐术当年,怎么就信了……”

    “是上官近台派人暗杀了丁掌门,嫁祸先帝,言称其功高盖主,必诛之。”

    “我和徐术,同丁掌门,同为南山一战的功臣。知道这样的事怎能袖手旁观?”

    翁论听得皱眉,丁掌门的死讯他听说过,但从未听说是因为遭受忌惮,以谋逆罪论处至死。

    简随和徐术又是如何知道的?

    简随看出了他的疑惑又道:“丁掌门过世后,江湖上关于他的流言不少,有说是被同宗弟子杀害,有说是死于仇家寻仇,也有说是染病的。我和徐术暗中查访数日未果。直到有一天,丁掌门的头被陛下亲派的御史送到北境帐中。”

    “圣上口谕,让徐将军三思后行。”

    那话明为三思,实则是在告诉徐术,陛下已忌惮他南山之功,不日便会取他性命。

    他选择不了生死,只能选择死法。

    与其等陛下下令取他性命如丁掌门一样含冤而死,倒不如举兵造反,拼个鱼死网破。

    那之后便反了,一发不可收。

    “但你可知那人头和圣旨根本不是陛下授意,而是上官近台买通御史故意为之。他算准徐术一怒之下会斩杀御史不会留有把柄,所以才这样做。”

    简随的话平实如常,翁论听来却不寒而栗。

    他仔细想了好一会,经年办案的敏锐让他很快发现了新漏洞。

    “既然陛下安排得如此缜密,从之,你又是如何得知真相的?”翁论问。